作者:张会亭
美国西部,太平洋时间,2013年1月30日
美国洛杉矶医疗服务体验札记
当我还在国内生活的时候,早就听说美国的医疗有多周到。但只是听说,无从体验,所以没有直观感觉。直到我家二公子在这里出生,才有了真实的体验。
美国太平洋时间1月20日凌晨7点整(中国北京时间1月20日晚上23点整),在美国洛杉矶著名医院——惠提尔长老教会医院,我太太成功足月顺产分娩出4337克(9磅+9盎司)、体长53.34厘米(21英寸)的巨型男婴——张睿齐(RICKY ZHANG)。从我家大儿子张睿皿的“睿”字辈,姓名寓意:见贤思齐(The better,the nearer)。给我们负责接生的是台湾裔著名妇产科医师颜鸿州,在他的办公室里挂有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专门题赠颜本人的书法“杏林春暖”。侧面彰显了颜在台湾的影响力。
这个长老教会医院(Presbyterian Intercommunity Hospital,缩写PIH),成立于1959年,是美国加州的著名非营利性教学医院,也是全美排名靠前的医院,相当于国内的协和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的风范。据说台湾小伙林志颖前几年也在这里生了个儿子。给人的感觉台湾医生和病人好像都很认这个医院。这是我圣诞节前来预约时拍下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圣诞节前我来跟PIH医院预约生产的时候,还看到了一棵用胸罩来装点的独特风格的圣诞树。用于宣传预防和治疗乳腺癌(breast cancer)。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接下来重点说说我对美国医疗模式的总体感觉,美国的医疗模式跟国内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中国的医疗是以医院为主体的,医生只是医院的一名职工而已。而美国的医生和医院是分开的,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收费方式,都是各自独立的。形象一点说就是,中国的医疗是“不认和尚只认庙”,而美国的医疗却是“一个庙里客串着多名游方僧人”。
再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美国的医院与医生的关系,就像是夜总会与小姐的关系,而护士就像是夜总会的酒水服务生,偕同医生共同为病人服务。医院只是搭台,而医生来这里唱戏,医院收场地和各种仪器设施及服务费,而医生则收主刀费或诊疗费。医生赚到的钱还要给医院提交一部分比例,这个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医生来这里行医时利用了医院的硬件资源和护士偕同服务。但一名医生通常就近签约3-5家医院,日常就在自己的诊所和这几家医院中流动办公,小事直接在诊所摆平,到了大事才会去医院。
这种合作模式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医院和医生分别独立承担责任。所以美国对医师执业的准入门槛非常高,轻易不容易拿到执业执照,美国实行的是“严进宽出”,但一旦拿到行医执照之后,则往往是一个肥职。这与我们在国内的理解是一致的,在美国做医生是一个绝对高收入的职业。据我简单了解洛杉矶的近十个妇产科医师收费额度和收治频率,每人顺产接生费都在1500美元以上,他们在两三个月内可以接诊50个产妇,这样下来年收入30万美元是轻轻松松的事,并且还因为只收现金而轻松躲过了美国严格税收监控,他们这个年收入是什么概念呢?它可以轻松购置一套房,可以轻松买15辆中级车(美国2万美元以内的B级车遍地都是,相当于中国国内20万元以内的级别)。这样的潇洒比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家要舒服得多。
美国人患病诊断的常规流程往往是,病人发现不适,需要先去“看医生”(这里的“看医生”是真正的只去医生所在的小诊所或很简陋的写字楼办公室,只是去看医生本人,那里不是医院,那里通常没有高端和大型医疗器械)。医生诊断后如果感觉没大碍,就简单署名开方,病人可以凭处方去任何药房(pharmacy)抓药,而这样的药房在各大综合性超市里(比如沃尔玛或TARGET超市)都有,这是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只是“看医生——简单诊断开方——去超市药房买药”,整个环节与医院无关。如果医生感觉病人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到医院用高端大型仪器深入诊疗,则这时候才与医院扯上关系,才开始用上医院的服务。
但也正源于此,美国的医生与医院的分离也带来了一定弊端。那就是,通常医生由于财力和办公场地所限不可能大量购置最先进的诊疗仪器,他们诊所里的仪器往往很简陋,仅能满足简单的诊断,真正有了大事还是要去医院才能解决。但这时候不可回避地会错失很多治疗的最佳时机。好在美国不太堵车,哪怕是先看医生,然后再转往医院,也往往只需半小时左右的车程即可抵达医院。
相对于医生的流动办公如此潇洒,医院则是显得要庄重得多。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非常健全,只要有当地的医疗白卡,去医院治疗是非常方便的事。并且好像几乎是零费用或者是象征性一点点费用。但要求通常必须有social security(社会安全号)才能享有。否则如果而已骗取医保也将会受到严重处罚,如果是外国人来偏医保,则有可能被驱逐出境或者出境后永远拒绝入境。不过,据说在洛杉矶有相当一部分墨西哥人和亚洲人,存在“蹭医保”的现象。具体的细节我不得而知,因为我们是自觉缴费的,我们没有恶意骗取医保的任何行为。
美国医院的人性化还体现在可以先住院再交钱。这在国内通常是不可能的。国内的很多医院如果不先缴费哪怕是死在医院门口都拒绝救治。
医院收费可以刷信用卡。并且也不存在押金。需要多少就刷多少。但相比之下,这里的很多华人医生却只收现金。在美国的这几个月生活给我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认知,但凡是可以刷卡消费或支付支票汇票的地方,都是比较公开透明和坦荡纳税的地方,哪怕是一杯可乐或一包手纸。但凡是强调只收现金的地方,都是存在恶意逃税嫌疑的地方。
在我们彻底入住PIH医院并真正上产床后,我被护士领着在医院刷卡缴费。经历了5个小时的折磨,我家二公子终于在凌晨7点准时顺产出生。接下来的一整天是护士先后给婴儿洗澡、打疫苗、查血糖、查听力、办理出生纸、医院拍照存档等等,婴儿的纸尿裤和液体配方奶按需分配,无需再交钱。后来据我在网上查询,这种液体奶,每瓶60毫升,无需冲兑,开瓶可用,美国超市价1.5美元一瓶,国内代购价含运费后要合30元一瓶。若一次喝不完需在1小时后扔掉。其实是很奢侈的。但医院并不计较都直接给了,要是在国内恐怕要按瓶数着卖给大家了。
按照入院前的约定,我们可以从孩子出生之时起在医院滞留24小时,以便于医院对产妇和婴儿给予观察和各种医疗服务。全程独立单间,产前可以陪同,生产过程可以拍照摄像,产后我还可以陪住,但医院出于对我们的负责,热情挽留我们了30个小时才让我们走,不但没有多收任何费用,还特意挽留我们吃了午饭。耐不住我再三要求要抓紧赶时间回去,医院才在我们午饭后给我们办理了出院。
临出院前,一位来自香港的护士认真帮我们梳理每一项内容,确保准确无误。还给我们赠送了母乳喂养指南、儿童安全规定、奶水冰袋和《FIRST5》0-5岁培养计划。尤其是反复交代我们要认真清点并且签字。
出院必须要经过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的两人签字确保产妇和婴儿都合格才可以。并且,按照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婴幼儿乘坐汽车都必须强制使用儿童座椅,不允许任何人抱着孩子坐车,如果产妇家属没有儿童座椅,医院可以免费赠送或象征性收取20美元低价购买(市面价通常在50美元以上)。因此,出院时,我太太被两名50多岁的白人护士推着轮椅送出医院大门,亲眼看到并查验儿童座椅,确保无误后才允许我们离开。其强烈的责任心让我们感动,真的像自己的母亲般周到。
在我们住院的前前后后这35个小时内,我们感受到了从产前到产后的10多名护士的周到服务。他们想人所想,热情耐心。我太太由衷感叹说,通过这些护士的热情表现,感觉这些美国人是真心地爱这个职业,而不仅仅是为了挣一份工资交差。
另外,美国法律规定,车里但凡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任何人都不许在车内抽烟。这些在《FIRST5》0-5岁培养计划中单独给予了强调,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国对于未成年人的真正保护。尤其是右上角的一句话写得很有意思:“无需再争辩,科学有明确印证,吸二手烟,不只讨厌,更损害健康。”让人感觉到了美国人特有的幽默感。
行文至此,我回想起了在国内时由于有了美宝之家的热情服务我们才顺利到了这里,来到美国后有了这些医护人员的热情服务我们才得以顺利分娩,顺产8斤7两,1月20号凌晨7点。经典的瞬间成为永恒。并且大块头果然有大好处,由于体重“起点高”,短短一个星期后,我家二公子即已像是满月的孩子大小。器宇轩昂、霸气外露。
我又突然想起了《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的专业记者CINDY CHANG在2013年1月4日见报的对我的采访报道,我当时很自豪地说,我们来美国不是占用资源的,而恰恰相反是来花钱的。机票、租车、租房、吃饭、购物、医院、医生等等每样不少,在美国经济亟需提振的今天,我们给美国带来了商机。
我更敬佩于洛杉矶时报职业摄影师MEL先生专业的摄影精神以及他用佳能1D专业级单反相机拍出的照片。镜头的巧妙嫁接,使我瞬间返老还童成为一个fat baby。如今,基于传媒和同样喜欢摄影的爱好,我们都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张会亭 于美国洛杉矶